肌肉的运动性疲劳与加压护理
1、肌肉及肌肉的运动性疲劳
人体的肌肉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按其功能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骨骼肌:附着于骨,可随人的意志而动,具有收缩迅速、有力但易疲劳的特点。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
心肌: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分布于心脏,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
在体育运动中所说的肌肉通常是指附着于骨、受意志控制而具有自由收缩舒张、控制肢体运动和姿态、抗击打并可保护骨骼等功能的骨胳肌。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均可视为一个器官。
肌肉的运动性疲劳是指肌肉在运动到一定阶段时,其本身的运动能力和功能暂时下降,无法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或动作,经过休息、调整和补充后便可得到缓解和恢复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在高强度、高密度、高负荷的运动中,肌肉都会产生疲劳。肌肉的运动性疲劳单纯地源自运动,不同于运动后12~24h所出现的“延迟性肌肉酸痛”(也称“迟发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更不同于因用脑过度或疾病所产生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疲劳。
2、肌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导致肌肉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复杂多样,诸如个人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肌肉的锻炼程度、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饮食与营养的摄取、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意志、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控制等。很多理论也从中枢系统、代谢积累和能源耗尽等不同的角度解释其产生机制。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必然与肌肉的组织构造、体内的能量储存与供应以及循环系统的工作状况等自身的生理因素具有直接的关系。
(1)、肌肉的组织构造:红肌纤维与白肌纤维
肌肉的抗疲劳能力与肌纤维的类型具有直接关系。
肌肉由大量缠在一起的粗肌丝(肌球蛋白)和细肌丝(肌动蛋白等)这一肌肉基本单位的丝状收缩蛋白质组成肌原纤维,许多纤细的肌原纤维与钾、磷酸盐、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尿酸、线粒体、细胞核、糖原等物质共同组成长圆柱形的肌纤维(即肌细胞),肌纤维集合起来构成肌束,众多较小的肌束聚合排列形成较大的肌束,最后再由若干个较大的肌束合并形成整块肌肉。伴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且富有伸展性和弹性的肌肉在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由收缩蛋白构成的粗、细肌丝在肌纤维内移动、变形,并依靠其特有的黏滞性增加肌纤维之间摩擦,产生阻力,以此收缩肌肉,牵拉骨骼围绕关节活动。
肌纤维因外观颜色深浅不同而分为红肌纤维与白肌纤维。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氧气、线粒体、肌红蛋白而肌原纤维较少,因颜色较深而得名。红肌纤维即I型纤维型,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具有收缩慢、爆发力弱但持久力较强的特点,故而又名慢缩肌纤维、慢氧化纤维。白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原纤维而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较少,因颜色较浅而得名。白肌纤维即II型纤维,在运动时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具有收缩快、爆发力强但易疲劳的特点,故而又名快缩肌纤维或快解醣纤维。
由红肌纤维(慢缩红肌)和白肌纤维(快缩白肌)混杂组成的肌肉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同一块肌肉但因位置的不同,其比例也各不相同。例如,比目鱼肌以慢缩红肌为主,而腓肠肌则以快缩白肌为主,但每个人又各有差异。自身的红肌纤维比例较高者耐力较好,适合长跑、游泳、球拍类等运动,而白肌纤维比例较高者爆发力较强,适合短跑、投跳、举重、拳击等项目。因此,从遗传和生理的角度而言,红、白肌纤维的占有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已先行决定一个人适合哪一类的运动项目。
基于遗传,每个人的肌肉数量和肌肉中的红、白肌纤维的比例在出生后4~5个月便得以固定,即使通过后天锻炼也无法改变。然而,经常受到积极锻炼的肌肉,其收缩性蛋白质和能量物质的贮备均有显著增加,因此,在运动时,受过锻炼的肌肉则变得更加灵活、快速、有力、持久。
(2)、人体的供能系统
人体的一切运动均离不开能量供应。
人体有磷酸原系统(ATP-CP)、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共三大供能系统。其中,前二者不需要氧即可供能,属于无氧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有氧氧化系统需要氧的参与,是有氧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三大供能系统分别通过其独特的化学方式,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转化为人体唯一可以识别、利用的三磷酸腺苷(ATP)这一能量形式,并按不同的比例,同时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动力。供能比例由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所决定,不同的供能系统所具备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肌肉的疲劳程度因此也随着能量的消耗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 磷酸原系统(ATP-CP)
磷酸原系统的供能底物是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
肌肉内一般存有少量ATP和CP。其中,ATP可极量供能1-2秒,而CP可1步反应并迅速转换为ATP,再维持供能4~6秒。因此,磷酸原系统又称为即时能量系统,其特点是可迅速产生ATP,输出功率最快,不需要氧气,无乳酸产生,主要为瞬间爆发的最高强度的极量无氧运动供能,如1RM卧推或跳投、举重、100米冲刺等。
②、 糖酵解系统
糖酵解系统的供能底物是肌糖原(Muscle Glycogen,动物淀粉)。
存在于骨骼肌中的肌糖原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再合成ATP为人体供能。其特点是合成ATP的速度略慢于磷酸原系统,同样也不需要氧气,但可产生比磷酸原系统更多的能量,在无氧状态下可持续一次供能约30~130秒。因糖酵解最终产出乳酸,故而又名乳酸能系统。乳酸是一种强有机酸,尽管肌肉内存有更多的肌糖原,但当乳酸堆积过多、来不及被血液循环中和时,肌肉内PH值就会显著下降,进而干扰肌糖原的无氧分解,直接阻碍ATP的再合成,是导致肌肉无氧运动出现疲劳的主要因素。糖酵解系统可保证磷酸原系统极量即时供能之后,在无氧条件下再持续供能数十秒,因此,也被称为次极量或短时能量系统,如潜泳、短距离游泳、400米等中距离跑或时间长、强度大的各项运动的最后冲刺阶段。持续的激烈运动初期阶段所出现的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下肢沉重的所谓“极点”多为这一阶段常见的运动生理现象。
③ 、有氧氧化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即氧化磷酸化,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被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ADT (二磷酸腺苷),再合成ATP。
有氧氧化系统的特点是ATP生成总量大,无乳酸产生,但因需要利用氧气,故所需时间较长。有氧氧化系统是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耐力活动的动力基础,因此又被称为长时能量系统,包括糖有氧氧化系统和脂肪、蛋白质有氧氧化系统。二者均为耐力性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如中长距离游泳、中长跑、马拉松以及球类、冰雪运动等。前者输出功率较低,能维持约1小时的耐力运动。而相比之下,后者的输出功率更低。长距离耐力运动尤其是马拉松的中后期所出现的胸口发闷、浑身酸软、两腿无力的“撞墙”现象,主要是因为供能底物由糖转换为低能量的脂肪酸而导致供能质量下降所产生的运动生理现象。
(3)、人体的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指生物体的血液、淋巴、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所组成的系统。
人体内主要有三大循环系统,即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和组织液循环系统。按其主次,又被分别称为主循环、支循环和微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将含有氧和营养物质的新鲜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送至全身的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完成物质交换后,再经由静脉带回细胞代谢物。
淋巴循环系统由淋巴管网、淋巴器官组成,透明无色的淋巴液在系统内单向流动并汇入静脉,具有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等功能,是对血液循环系统中静脉回流的重要辅助和补充。
组织液循环系统是指存在于组织间隙中呈凝胶状态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生存所组成的特殊内环境,以保证血液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在此处得以顺利进行。
人体内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这三大循环系统之间的关系为:血浆成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而生成组织液,组织液的大部分又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而向心回流,小部分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简而言之,淋巴源自组织液,组织液源自血液,三者均为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极量、次极量的无氧运动中,肌肉内的磷酸肌酸含量降至最低,肌肉通过部分肌糖原酵解供能,同时产出乳酸。在长时间、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中,肌糖原、脂肪、蛋白质等通过氧化分解提供动力,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循环系统在完成体内能量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转换的同时,带走乳酸、二氧化碳等其他代谢物,以此协调整个肌肉的正常工作。然而,当过激、过量的运动导致代谢物形成堆积、来不及分解和排出时,就会大幅降低神经的敏感度,干扰肌肉的缩放功能,循环系统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严重影响供氧、供能的顺利进行,最终导致肌肉及各器官组织陷入严重的疲劳状态。由此可见,循环系统是供能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肌肉的工作状态和疲劳程度。
3、体育运动过程中如何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与体能消耗和疲劳程度成正比。如何合理、科学地缓解和消除疲劳,补充和恢复体能,直至达到超过原有体能水平的“超量恢复”(Over Recovery),是一个贯穿于运动目的的循回性复杂课题。如前所述,因肌肉的运动性疲劳主要源自生理因素,所以,从生理角度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1)、整理活动
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或比赛结束之后的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骤。
激烈运动时,心脏在下肢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配合下,始终保持高效供血。运动突然停止时,心脏在短时间内仍处于对各器官进行高效的惯性供血状态,但下肢肌肉停止收缩挤压,导致向心流动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心脏的回血量瞬间大幅减少,大脑非但无法得到持续供血,反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原有的血液会急速向心逆流,造成暂时性的脑贫血,容易发生面色苍白、两眼发黑,头晕目眩甚至恶心昏倒的“重力性休克”现象。
激烈运动所引起的各器官生理变化并非随着运动的停止而同时消失,因此,运动结束时不要立即停下脚步,而应根据场地、环境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慢跑、慢走、深呼吸以及简单的冷敷处置,或是做一些屈伸双腿、舒胸展臂等简单的静力拉伸动作,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整理活动,以此放松肌肉,降低体温及心跳速度,使机体慢慢地从紧张、兴奋的运动状态恢复到舒缓、平稳的正常状态。
整理活动的活动量不宜过大,在呼吸、心跳、血压以及肌肉的酸胀程度基本上得到缓解和恢复时即可停止。实践证明,整理活动不仅可以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而且也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为缺氧的肌肉快速补氧,分解和消除乳酸,缓解运动停止后发生的瞬间疲劳,为后期补充和恢复体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源物质的补充
体能的恢复离不开能源物质的供应和补充。
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占据食物五大分类之首位,主要来自谷类、薯类等。据研究表明,1克碳水化合物可供能4千卡,人体一天所需能量的一半以上来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被机体吸收后,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和肝脏,而储存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则较为稀少。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原被称为肌糖原,约占三分之二,主要用于肌肉供能。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被称为肝糖原,约占三分之一,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在运动时,肌糖原是肌肉首先使用的供能物质,其次是脂肪和蛋白质。当无法得到碳水化合物的充分供应时,肌糖原枯竭的同时消耗大量的肝糖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随之大幅下降,将直接导致大脑缺氧现象的发生。如果构成生理活性物质的蛋白质被进一步燃烧供能,将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合理地、科学地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保证人体拥有足够的糖原储备的首要条件。碳水化合物直接、有效的补充方法就是食用各种主食,如馒头、米饭等。这就是不吃饱饭就没有力气的主要原因。
营养平衡是消除疲劳、补充和恢复体能的物质基础。除碳水化合物以外,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物质的补充也同样不可缺少。通常情况下,为将导致运动疲劳的的血液酸度中和至正常的弱碱性,从饮食上达到缓解、消除疲劳的效果,应注意选择食用新鲜蔬菜、瓜果、乳类、豆制品以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碱性食物。更重要的是应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运动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时,除应补充矿泉水或白开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含有钠、钾等多种元素的碱性饮料水,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促进体内循环、补充体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3)休息
休息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休息包括静止性休息和活动性休息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静止性休息也被称为消极性休息,主要有睡眠和静坐。其中,源自大脑皮层细胞活动停滞所引发的睡眠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休息方法。在睡眠过程中,机体处于肌肉松弛、心跳和呼吸平稳、体温及血压下降、神经放松、内分泌减少等低代谢的安静状态,体内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合成因此得以大幅超过分解代谢。睡眠不仅可以调整相关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蛋白合成和细胞更新,释放生长激素,修复免疫功能,分解和排出体内堆积的乳酸和二氧化碳,补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而且可以进一步储备大量新的能量,整合记忆,清除大脑代谢废物,为肢体的各项运动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证。因此,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确保精神和体力更加充沛的直接因素。青少年运动员每天至少应保持9~10小时的睡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予以延长。
活动性休息也被称为积极性休息,是通过转换身体部位或活动内容而进行的以一种活动替换另一种活动,即利用未疲劳的某些肌肉适当地进行活动,从而对紧张、疲劳的肌肉形成放松的一种休息方式。这是基于中枢神经基本活动过程中的负诱导原理,利用大脑皮层所控制的某个呈抑制状态的区域使其兴奋,从而促使原兴奋区域转换为抑制状态,以此缓解和消除原兴奋区域的神经系统及肌肉等组织因兴奋所产生的疲劳。具体方法是在运动后的休息阶段中,有计划地进行静力性拉伸、慢走、慢跑、聊天或听音乐以及其他可促使意念放松的活动。研究分析表明,与静止性休息相比,活动性休息可使体内乳酸的分解速度提高近一倍,可有效消除肌肉疲劳,提高体能的恢复效果。活动性休息也应适可而止,如慢步行走20~30分钟即可,过量反而会增加疲劳,效果适得其反。
(4)其他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
在高强度、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或比赛之后,可按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冷敷、热敷、凉水浴、热水浴、按摩、加压护理、吸氧及负离子等物理方法,有效地缓解和消除运动疲劳。
冷敷和热敷、凉水澡和热水浴的效果截然不同,在运动之后应注意区别使用。乳酸是在运动过程中由体内葡萄糖代谢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如果运动相对过度,超过有氧运动的强度,则因供氧不足而形成无氧代谢,导致乳酸在体内形成堆积,短时间内无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引起肌肉僵硬、酸痛。另外,肌肉在运动时,肌纤维发生的适度破损是肌肉增长的原动力,正是通过肌肉内蛋白质合成对其形成补充和愈合,肌肉间的结缔组织才得以增厚,毛细血管数量也得以增多,肌肉组织也因此得以增粗增长,持久有力。如果大运动量或剧烈运动之后马上进行热敷或热水浴,将继续加速体内葡萄糖代谢和破损肌肉内的血液循环,进而阻碍乳酸分解,导致血糖降低,体力透支,人为地加重肌纤维的破坏程度。这也正是为什么运动后马上洗热水澡反而会倍感疲劳的真正原因。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先冷敷或洗凉水澡,在机体基本上恢复安静和平稳的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热敷或洗热水澡、桑拿浴等,这样才能加速体内循环功能,促使疲劳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消除。
4、下肢加压护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系统而科学地缓解和消除肌肉疲劳、补充和恢复体能一直是运动医学所关注的焦点课题。随着新材料的大量发明以及运动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压弹力袜作为其中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加速静脉回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循环系统、提高供能效果的观点和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发展,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1)、血液循环中的静脉回流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的方向循环往复地不断流动。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所构成的封闭式的双循环。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含有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向全身的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完成物质交换之后,动脉血变成含有二氧化碳等细胞代谢物的静脉血而进入静脉的毛细血管端,再经各级浅静脉逐级汇集到深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由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因其行程长,流经范围广,故又称为大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的各级分支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因其行程短,只流向肺,故又称为小循环。
血液循环作为循环系统的主循环,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机体所需的物质运输,保证体内供能系统以及各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不仅仅是决定身体素质好坏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人体能否正常持续工作的根本所在。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回流直接关系到心脏的回血量。体循环静脉共分为三大系统,即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等处的静脉血液回到心脏,下腔静脉系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液回到心脏,心静脉系则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与动脉血液依靠心脏的搏动而流动所不同的是,静脉向心回流的动力则是源自静脉系统腔内的压力差。
(2)、静脉回流中小腿肌肉泵的作用
静脉回流所依靠的腔内压力差主要源自重力、体位、呼吸运动、心脏收缩以及静脉周围的肌肉组织。人体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被称为容量血管的静脉血管因其管腔较为粗大,平时可容纳全身70%的血液,流速较为缓慢。在运动状态下,下肢静脉的存血量进一步加大,单纯依靠静脉腔内的压力差,难以确保远离心脏、受重力影响最大、存血量最多的下肢静脉血液向上顺利回流至心脏。此时需要依靠的是具有向心单向开放、防止静脉倒流功能的静脉瓣膜和占人体肌肉总量70%的下肢肌肉,尤其是强劲有力的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泵式收缩挤压作用。
随着足底承压和小腿三头肌的强力舒张与收缩,可有效增加静脉腔内的压力差,下肢的深、浅静脉中的静脉瓣膜也分别随之持续地开放或关闭,下肢静脉血液才得以从各级浅静脉依次汇集至深静脉,并克服重力,源源不断地被送回心肺部,重新生成新鲜的动脉血液,为肢体提供丰富的养分,确保供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小腿肚肌肉(小腿三头肌)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承担着为静脉回流提供强劲动力的重要功能,因此,小腿肚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3)下肢静脉回流与加压弹力袜
顺畅的循环系统是体内供能系统得以平稳运行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肌肉组织的工作状态和疲劳程度。当高强度、持续的激烈运动大量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时,无氧酵解所产生的乳酸和有氧氧化所产出的二氧化碳等产出物无法通过静脉回流及时得到排解,造成体内PH值大幅下降,再加上排汗过量而造成电解质丢失过多等原因,双腿变得酸痛、沉重无力,极大地削弱下肢肌肉尤其是腓肠肌、比目鱼肌等小腿肌肉的缩放功能,血管、神经等受到挤压和刺激,静脉回流进一步受阻,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破坏,肌肉组织因无法得到能量补充而陷入疲劳状态。肌肉的运动性疲劳是机体自发性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应对运动负荷的正常反应。如果在肌肉极度疲劳状态下,或在体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和补充的状态下仍然继续强行坚持大强度、高负荷的运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肌肉拉伤、肌肉挛缩(抽筋)[注1]以及相关器官衰竭等现象的发生。
在直立的状态下,尤其在肌肉出现运动疲劳而导致其缩放功能下降的状态下,促使存血量巨大的下肢静脉克服重力、顺利地完成静脉回流则变得至关重要。Sigel研究团队(注:Sigel.B.,et al.;Arch.Surg.,110;171,1975.)发现,对血管施压,缩小管径,可加快血流速度,并通过临床实验证明,在静止状态下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的适宜压力组合分别是:踝部18mmHg・小腿最粗部14mmHg・腘窝部8mmHg・大腿下部10mmHg・大腿中部8mmHg,就此产生了自上而下、分段加压的“渐进式加压法”(Graduated Compression)这一加速静脉回流、促进血液循环的科学原理。
加压弹力袜正是运用这一科学原理,结合下肢静脉瓣膜上强下弱的特点,从肢体外部以物理施压方式,对大腿中部、腘窝、小腿肚、踝部直至足弓足背部等相关部位的肌肉组织及静脉血管进行自上而下的渐进式分段加压,以此减轻瓣膜承压,弥补下肢肌肉因疲劳而无力挤压静脉血管的不足,辅助小腿肌肉的缩放功能,促使下肢静脉恢复到正常压力值,推动静脉血液克服重力,向心流动。
(4)、加压弹力袜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加压弹力袜的主要功能是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血液倒流或淤积,增加心脏的回血量,通过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快速分解乳酸、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物,加大能源物质的输送,提高体内肌糖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和血液酸度,消除疲劳,补充和保存体能,实现超量恢复的目的。同时,通过袜体对皮表组织的有效施压,可加速淋巴循环,有效预防和缓解因下肢淋巴水肿带来的肿胀和疲劳感。
加压弹力袜是以优质的氨纶和尼龙为材料,通过特殊的编织方法所生产的加压弹力丝袜,具有严格的压力组合和压力等级,不同于无科学压力数值的普通紧腿袜或丝袜。按照其用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运动时穿用的运动型加压袜套(LC加压袜套)、日常活动时穿用的保健型加压弹力袜(HS保健加压袜)以及睡眠或安静状态下穿用的医用加压弹力袜(CAP医用弹力袜)3种款式。
①、运动型加压袜套
运动型加压袜套为上下开放式的筒状构造,基本上只有小腿肚(最粗部)一个压力区,压力值约14~18mmHg不等,通过对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强劲施压,可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加强小腿肚的泵式挤压、舒张作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因其露脚踝或脚掌,且压力偏紧,所以一般只限于大运动量或激烈运动时穿用。除运动以外,平时应尽量不穿用加压袜套,以免因压力过紧而阻碍下肢静脉回流,人为地增加下肢疲劳,甚至导致足背静脉曲张或踝部溃疡以及小腿慢性筋膜间隔区综合症[注2]的发生。
②、保健型加压弹力袜
保健型加压弹力袜为足尖封闭的袋状构造,有膝下袜和股下袜2款。膝下袜设有踝部和小腿最粗部共2个压力区,股下袜设有踝部、小腿最粗部、大腿中部共3个压力区。保健型加压弹力袜分为3个以上不同的压力等级,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加压法,可减轻静脉瓣膜承压,弥补位于皮下浅层的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等下肢浅静脉缺乏肌肉保护的不足,借助于双腿的走动,增加小腿三头肌的挤压作用,促使浅静脉自下而上依次流入深静脉,以此加速静脉回流,减少下肢的存血量,缓解和消除下肢疲劳,达到保存体能的目的。基于其压力数值高低不等和产品本身的特点,保健型加压袜一般适用于日常活动时穿用,如休闲时,或在联赛四处奔波的长距离旅途行中保存体能、降低经济舱综合征(旅行综合征)[注3]的发生风险,同时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和淋巴水肿。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请勿穿用此袜,以免因压力过紧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发生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心烦意乱、出汗失眠等交感神经紊乱症状。
③、医用加压弹力袜
医用加压弹力袜是依据静止状态下加速下肢静脉回流的标准压力数值所生产的下肢加压护理产品,具有单一的压力等级,分为膝下袜和股下袜2款。膝下袜设有踝部和小腿最粗部共2个标准压力区,足背部1个压力过渡区。股下袜设有踝部、小腿最粗部、大腿中部共3个标准压力区,足背部和腘窝部2个压力过渡区。医用弹力袜在临床上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其特点是各部位压力数值精准,压力过渡区平缓舒畅,在缺乏肌肉缩放的安静状态下,依靠自上而下的渐进式物理加压方法,确保下肢静脉血液平稳地回流至心脏,促进新陈代谢,可提高睡眠质量,具有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消除中枢神经疲劳和淋巴水肿、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防止延迟性肌肉酸痛、恢复和补充体能等良好效果,适用于高强度、大运动量后的睡眠、休息时穿用。
[注1] 肌肉挛缩(抽筋)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在体育运动中较为常见,是肌肉发生不自主强直收缩的一种状况。身体的背部、腹部、四肢等处均容易发生肌肉痉挛,但其发生部位以下肢居多,尤其多发于大腿后侧的股后肌群(腘绳肌)和小腿后侧肌群。其中,最易发生痉挛的部位是小腿的腓肠肌,即小腿抽筋,其次是脚趾的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等屈肌痉挛。
导致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的过度使用,即肌肉的极度疲劳,其次是身体某部位承受压力过大、体内矿物质的缺失或流失等。除此之外,寒冷刺激、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不充分、长时间的站立或静坐、运动姿势不当、严重的腹泻或呕吐、精神紧张、过度饮酒以及旅途劳顿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肌肉痉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痉挛处的肌肉瞬间僵硬、疼痛难忍,同时影响与此相关联的关节的伸、屈、旋转等功能,而且一时无法轻易缓解,严重影响体育运动或身体锻炼的继续进行。
在训练或比赛中发生肌肉痉挛时,首先应该冷静对待。发生一般性的肌肉痉挛时,通常反向牵拉痉挛的肌肉,即可缓解和消除痉挛症状。牵引时切忌使用暴力,应缓慢、均匀用力,以免造成肌肉拉伤。例如,小腿(腓肠肌)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同时用力勾脚,双手向上拉压脚尖,以达到拉伸小腿肚肌肉的目的。此外,采用重力按压、揉捏、点掐等局部按摩以及冷敷、药物治疗也很有效。若经常、反复地抽筋,则极有可能因为体内缺少钙、钾、钠等元素,应认真进行全面体检为宜。严重的肌肉痉挛有时需采用麻醉才能缓解,也可发生部分肌肉纤维断裂或出血,应请专业医生给予诊治。
肌肉痉挛重在预防。防止肌肉痉挛最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及时缓解和消除疲劳。为了减少和避免因肌肉痉挛所带来的运动伤害,平时应时刻注意防寒保暖,纠正和改进技术动作,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肌体的耐寒力、持久力和柔韧度,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增强热身效果。天气炎热或加大运动量时,应注意补充电解质,适量摄入维生素B2。运动或比赛后积极参与整理活动,冷敷、按摩、理疗、桑拿浴、补充睡眠、穿用加压弹力袜等在生理和心理上对预防肌肉痉挛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注2] 小腿慢性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筋膜间隔区又称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的包含肌肉和神经等组织的一种闭合间室,多见于四肢,尤其集中于前臂和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CS)是因创伤或过度劳损而促使间室内压上升,导致肌肉与神经干等软组织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等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又名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隙综合征等,好发于前臂掌侧及小腿,尤其以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最为多见。
小腿共分4个间隔区,即:
①、胫前间隔区:内有胫前肌、趾长伸肌、足拇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胫前血管,腓深神 经;
②、胫后深间隔区:内有胫后肌、足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后血管、腓血管、胫神经;
③、胫后浅间隔区:内有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腓肠神经;
④、外侧及腓骨肌间隔区:内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浅神经;
每个间隔区的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织均由一层极厚的无弹性的结缔组织膜即筋膜所保护,分隔于各间隔区内。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可发生在任何一个间隔区,其中最易受到损伤的是胫前间隔区,即胫骨前肌症候群,其次是胫后深间隔区,再次是胫后浅间隔区和小腿外侧及腓骨肌间隔区。
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主要因为体育运动、交通事故、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小腿骨折、跌打损伤、剧烈扭挫伤、腓骨肌断裂等外伤因素,受伤后包扎、固定过紧等救治不当因素,以及过度饮酒、滥用药物导致的肢体挤压等人为因素造成肌肉炎症或出血,导致小腿组织肿胀,引发间隔内压上升,致使肌肉缺血、缺氧,以至于破坏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肤温升高、肿胀、感觉异常、肌无力、肢体苍白、患肢远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即通常所说的缺血性肌挛缩的5P症状。5P症状即:Pain疼痛、Pallor:苍白、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s:麻痹、Pulseelessness:无脉。
小腿各间隔区压力增高时的具体表现为:
①、胫前间隔区:小腿前侧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有时皮肤发红,伸趾肌及胫前肌无力,被动屈趾引起疼痛,腓神经深支分布区的皮肤感觉麻木;
②、胫后深间隔区: 小腿远端内侧,跟腱与胫骨之间处组织紧张,有压痛,屈趾肌及胫后肌无力,伸趾时引进疼痛,胫后神经分布区的皮肤感觉丧失;
③、胫后浅间隔区:小腿后侧肿胀,有压痛,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无力,背屈踝关节时引进疼痛;
④、外侧及腓骨肌间隔区:小腿外侧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腓骨肌无力,内翻足部引起疼痛,腓神经的浅支和深支分布区的皮肤感觉麻木。
慢性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主要因为体育运动中过度的疲劳运动所引起的肌肉炎症,或频繁、重复的超强度运动所导致的肌肉肥大,急性损伤的治疗不当或恢复不完全,以及使用过硬、过紧、不合体的运动护具或质量低劣的加压袜、加压袜套等因素造成肌肉损伤,导致间隔区内压上升,致使毛细血管堵塞、静脉淤血严重、动脉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小腿肌肉疼痛或僵硬,有时日常活动亦感疼痛。慢性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与急性综合征相同的症状,也极易导致胫腓骨疲劳性骨折。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肢体创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休克、心率不齐乃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生命。小腿筋膜间隔区的正常压力值约为10mmHg以下,其毛细血管的血管内压为20~30mmHg,因此,当小腿间隔区的内压超过30mmHg时,便有引发症状的危险。间隔区的内压达到55mmhg以上时,均可导致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与此相比,胫前静脉、动脉等粗大血管的内压约为100mmHg,均不受此影响。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首先引发濒临缺血性肌挛缩,即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不影响肢体功能;进而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即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出现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最终形成坏疽,即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
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容易发生在足球、篮球、滑雪、武术、体操、游泳、网球、羽毛球以及以跑、跳、投掷为主的田径运动等体育项目中。急性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实施筋膜切开减压术,解除间隔区内的过高压力,阻断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开放小动脉,消除缺血状态,促进静脉回流,从而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切忌等到“5P”体征出现后再行切开减压术,以免导致不可逆的缺血性肌挛缩。
在平时的训练或赛事期间,可使用透气性、舒适性良好的腿部肌肉固定带、关节固定带或加压弹力袜等防护用品,以达到稳定组织结构,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补充体能、加强下肢肌肉健康护理的效果。在慢性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发生期间,应立即停止运动,严禁使用无资质的过紧的紧腿袜或过紧、过硬的护膝、护腿等防护用具,保持安静状态,同时通过冷敷和肌肉胶布、消炎药物对患部实施降温消肿,舒缓肌肉,以达到消炎、减压、缓解疼痛、恢复正常血液循环的目的。另外,坚持伸趾、屈趾以及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肌肉拉伸锻炼,也可有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在病情严重期间,严禁抬高患肢和按摩患部,以防止降低局部血压,加重缺血症状。
[注3] 经济舱综合征
被视为引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原因之一的“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是一种长时间静坐在狭窄座位上所引发的疾病,回流过程中的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脱落后流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心肺停止等症状。若出现堵塞肺动脉主干等严重情况时,则可致人猝死。
经济舱综合征又名旅行者血栓症、旅行综合征,或长途飞行血栓症等。尽管本病名称源自狭窄的飞机座椅,但即便是在宽敞舒适的办公室座椅或坐在汽车、火车内,因长时间持续保持静止不动的坐姿、状态,小腿肌肉对静脉血管无法实施有效挤压,下肢静脉回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也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引发相同的症状。
经济舱综合征也由人体的遗传因素所决定,与体内凝血因子突变密切相关。心脏病、肿瘤、静脉曲张、孕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高龄、肾病综合征等人群为经济舱综合征的高发群体,在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尤其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路途中或旅途后发生诸如呼吸困难、胸口有压迫感、冒冷汗、恶心、心悸、心慌、心跳加速、下肢痒痛疲乏等症状时,应格外加以重视。
为避免经济舱综合征的发生,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频繁活动脚趾或脚踝,适当饮用清水、果汁或牛奶,补充水分,着装宽松、轻便,避免腿部承压,经常改变坐姿或走动,避免突然间站起和长时间静坐睡眠,同时,穿用有资质的医用加压弹力袜,以保证静脉血液顺利回流,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另外,阿斯匹林对动脉血栓具有一定疗效,而对静脉血栓则无实际效果,应谨慎服用。
5、博道加压弹力袜产品介绍:
博道(大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经销的加压弹力袜是依据临床医学自上而下、分段加压的“渐进式加压法”(Graduated Compression),将大腿中部、小腿中部、踝部依次设定为3个压力区(膝下袜为2个压力区),各压力区过渡平稳、舒缓,各压力组合连贯细致,通过对下肢肌肉组织及静脉血管的有效施压,可促使下肢静脉恢复到正常的压力值,加速静脉回流。
产品表面光滑且不易抽丝,脚尖及脚跟处耐磨加工,亲肤感良好的薄软袜壁通过对下肢浅层和深层静脉血管及肌肉组织的持续施压与按摩,可有效地弥补静脉瓣膜上强下弱的不足,减轻下肢静脉瓣膜承压,增强下肢肌肉的缩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乳酸堆积,加快乳酸的分解速度,提高体内供能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腿部肿胀和疲劳,对腿部肌肉痉挛、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跟腱炎等下肢肌肉、肌腱、筋膜、神经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恢复效果,是职业运动员和体育运动爱好者可以信赖的下肢防护和护理产品。
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卡帝斯的运动防护产品或有更好的建议,可通过博道公司的网站或邮箱联系我们,以便共同了解更多关于产品以及运动伤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本文的文字、图片等均为原创,引用时请注明出处。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作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博道产品或有更好的建议,可通过博道公司的网站或邮箱联系我们,以便共同研讨更多关于相关产品以及疾病的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
本文的文字、图片等均为原创,引用时请注明出处。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作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腰椎部的运动损伤与防护
下一篇:肌肉损伤与运动防护
相关推荐
-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
- 肌肉损伤与运动防护09-12
- 腰椎部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
- 肌肉的运动性疲劳与加压护理09-12
- 踝关节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
- 冷敷与运动损伤09-12
- 腕关节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
- 肘关节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
- 肩关节的运动损伤与防护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