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世界
| | 0411-82741620|
Language
X 关闭
肩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

医用护理

肩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

2020-09-22

1、肩关节的构造与功能:

  肩关节由肱骨上端、肩胛骨和锁骨构成,间接与胸骨、肋骨、胸椎相关联。广义上的肩关节是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峰下结构(第二肩关节)、喙锁关节和肩胛胸廓关节共6个关节组成的关节复合体。狭义上的肩关节即盂肱关节,也称为肩肱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全身各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1-1

  肩关节的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唇附着,可加深关节窝。肱骨头表面覆以光滑坚韧的关节软骨,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肩胛骨前上方高出的部分为肩峰,与锁骨的一端连接组成肩锁关节。锁骨的另一端与胸骨相连,形成胸锁关节。颈部、胸部与上肢间的神经、血管等从锁骨下方通过。肩关节的关节囊由强韧的纤维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薄而松弛,可确保肩关节具有更大的活动度,同时保证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喙锁韧带等。盂肱韧带位于关节囊前壁内面,分上、中、下三个韧带,为关节囊前壁增厚部,具有约束关节外旋、加强关节囊前壁的作用。喙肱韧带自喙突根部的外侧缘斜向外下方,至肱骨大结节的前面,从关节上方牵拉肱骨头,加强关节囊,具有约束肱骨外旋、抑制肱骨头脱位的作用。喙肩韧带位于肩关节上方,与喙突、肩峰共同形成一弓状骨韧带结构,称为喙肩弓,可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喙锁韧带从肩胛骨的喙突连接锁骨,具有适应肩锁关节活动的功能,是稳定肩锁关节的重要结构。

1-2

  作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肩关节依靠其肩部肌肉和上臂肌肉可完成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七种动作。屈曲动作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分纤中以三角肌前部纤维最为重要。后伸动作通过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和肱三头肌长头等完成。外展通过三角肌中部纤维或稍外侧部纤维和冈上肌进行,当肩关节外旋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这一动作。内收动作则通过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进行。外旋动作由冈下肌和小圆肌完成。内旋主要依靠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完成。环转动作由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共同完成。由于盂肱关节的关节囊松弛,韧带薄弱,关节盂较浅,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由肱骨头前方的肩胛下肌腱、上方的冈上肌腱和后方的冈下肌腱、小圆肌腱组成的肩袖肌,其肌肉的纤维较短,肌腱纤维环绕在肱骨头上端,覆盖肩关节和关节囊,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保持肱骨头与肩胛盂的接触,具有稳定肩关节、协助外展或旋转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其活动范围为:前臂上举180°、内收45°、外展90°、外旋60°、前屈90°、后伸45°、内旋9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


2、肩关节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0

  肩关节特点是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松弛,加之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很大,但稳定度极差。肩关节同时又是上肢运动量最大的关节,在运动时常常需要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因此极易受到损伤。肩关节伤病有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等原因导致的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髓肩峰端骨折等,也有因慢性劳损积累、强力扭转或挫伤等暴力撞击,以及风寒、湿邪等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撕裂或脱位。非细菌性炎症等也可导致肩周关节处疼痛及功能障碍。常见肩关节软组织疾患主要有: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关节撞击综合症、肩峰下滑囊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盂唇损伤、肩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喙突炎、肩关节不稳、肩部创伤性关节炎、肩部退变性关节炎、脑卒中后常见的肩手综合征等其它疾病。


(1)、肩周炎

  狭义上的肩关节即盂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可加深关节窝。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由于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活动极为频繁,加之组织结构极为不稳,肩关节因此也是各种伤病的易发部位。

2-1

  肩周炎的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为“凝肩”、“冻结肩”, 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受限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性疾病,又因本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因此也称“五十肩”。引起肩关节周围发炎的原因很多,概括而言,肩部外伤和肩部活动减少、肩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肩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腱等长期劳损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均可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继发萎缩、粘连,引发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与肩关节相关的慢性疾病诸如冈上肌腱炎、肩袖损伤、肩胛下肌钙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等,均与肩周炎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

  肩周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其症状为肩关节周围逐渐产生疼痛,夜间疼痛加剧;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并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举臂困难,内旋、外旋活动受限,疼痛尤甚;肩周围压痛点广泛,被动活动差。发病半年至一年,其症状会自动缓解,约半数左右可自行康复。

  肩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非手术治疗,如理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口服或外敷消炎止痛药物等,并积极加强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等关节功能锻炼,也可穿用与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肩支具,减轻肩部承重,提高保暖效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缓解不适症状,减轻疼痛,提高康复护理效果。

  真正意义上的肩周炎仅占肩痛比例大约20%,其它如颈椎病、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化脓性肩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同样会导致肩痛。因此,若发生肩部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2)、肩袖损伤

  肩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属于球窝关节。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肩关节因此极具灵活性,同时也很不稳定。肩关节的韧带少且弱,其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众多强劲的肌肉及肌腱组织得以实现。肩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织结构。

  肩袖是覆盖于盂肱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止于肱骨大结节和小结节,因其板状肌腱结构形状酷似袖口,故而得名肩袖。肩袖的主要功能是在上臂外展时将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结构,对维护肩部功能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其位置与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肩袖是肩部软组织损伤的易发部位。

2-2

  肩袖损伤属于肌腱炎的一种,与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3个肌腱组织相比,冈上肌腱的解剖结构相对特殊,因此,约80%以上的损伤发生在冈上肌腱。肩袖损伤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创伤性肩袖损伤是因肩关节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的运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反复牵拉,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不断地摩擦和挤压所致,约占肩关节运动伤病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以上肢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如体操、投掷、排球、棒球、游泳、举重、球拍运动等最为多见,或在提拉重物等劳动作业中由较大暴力所引发的损伤。非创伤性肩袖损伤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以年龄、磨损或者血供等因素引起肩袖组织退变。另外,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也是引起肩袖退变撕裂的常见原因。

  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伴抬举无力,夜间患侧侧卧位疼痛明显加重,疼痛分布于肩关节前方和三角肌区域;患侧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内旋等活动受限,转动关节可有肩袖滑过骨面的弹拨响声,撕裂较大或病史长者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萎缩;有明显的压痛感,以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最为明显,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当肩袖浅层损伤,且没有涉及到肌腱的主要部分,对运动无明显影响时,大多可通过理疗、冷敷、护具固定、口服或外敷消炎止痛药物、针灸、局部封闭手法按摩等非手术疗法或护理得以缓解或康复。若仍不能基本恢复肩关节外展活动,或当肩袖撕裂发生在全层或深层时,则有必要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肌腱撕裂巨大或条件较差者,可行小切口开放术损伤的肩袖予以修补。

  在肩袖损伤的非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期间,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为配合常规治疗,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可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等医用护具,以物理施压、制动和固定方式,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矫正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减轻肩部承重,加强肩部保暖,确保患部处于相对安全的恢复状态,提高患部的防护和康复效果。非创伤性肩袖损伤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肩周炎的治疗关键是增加关节活动,而肩袖损伤的治疗关键则是制动和静养,因此,治疗时应对二者予以认真鉴别。

(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关节由肱骨上端、肩胛骨和锁骨构成,间接与胸骨、肋骨、胸椎相关联。广义上的肩关节是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峰下关节、喙锁关节和肩胛胸廓关节共6个关节组成的关节复合体。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上缘由肩峰的下缘、喙肩韧带和喙突组成喙肩弓,下缘包括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上部,间隙内包含冈上肌腱、冈下肌腱、二头肌腱长头、喙肱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等结构。其高度平均约为9mm~10mm,宽度因人而异。其活动频繁,关节极不稳定,组织丰富,解剖结构特殊复杂,因此,此处也是多种伤病的频发部位,主要以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较为常见。

2-3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原发性撞击、继发性撞击、肩关节不稳三大因素所致伤。原发性撞击是因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旋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以及二头肌腱长头的病变,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继发性撞击是因年龄的增加,与三角肌相比,肩袖肌力明显下降,故肩部外展时,肩袖对肱骨头的压抑力量下降,肱骨头上移,肩峰下间隙变窄,肱骨头反复与肩峰前缘发生撞击。肩关节不稳是由于盂肱关节过度松弛而导致肱骨头上移,与肩峰发生撞击,以游泳、棒垒球投手等频繁使用肩部的运动员较为常见。

  简而言之,肩部的过度使用、劳损、创伤,或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等各种因素导致肩峰下关节狭窄。当肩部上举、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对间隙内的软组织反复挤压和撞击,导致肩峰下血管扩张,渗出增多,引发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损伤甚至断裂,致使肩部疼痛无力,关节活动障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痛常见的病例,通常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疼痛通常位于肩峰外侧,或位于二头肌腱沟处,有时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在肩关节外展到60°~120°时,疼痛最为明显。

根据肩袖组织的损伤情况,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又被分为三期:

Ⅰ期:肩袖水肿出血期
Ⅱ期:肩袖肌腱炎
Ⅲ期:肩袖出现撕裂

  在病变初期,疼痛在肩部运动时出现,尤其是前屈、外展等动作,休息时无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静息痛和夜间痛。患侧无法侧卧,睡眠翻身时经常疼痛至醒。多数肩部活动范围正常,部分因疼痛发生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往往正常。疼痛导致力感减弱,肩关节活动受限。因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或二头肌腱的病变可导致肩部有弹响。肩外展、上举动作过多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篮球、排球、棒球、网球、举重等运动员、上肢从事重体力的劳动者以及中老年人是较易患病的人群。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应急处置多以冷敷、护具固定、理疗、手法按摩、口服或外敷消炎止痛药物、针灸、局部封闭等非手术方法为主。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就诊,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缓解期亦应尽量减少剧烈活动,通过主动运动以保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通过力量练习以保持肩部肌力的正常。若非手术方法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SD),包括前肩峰成形,肩峰下滑囊切除,肩锁关节骨赘切除。若肩锁关节退变严重,可行锁骨远端切除术。术后即以肩臂吊带或肩部固定带悬吊、固定患肢于功能位,视实际康复情况,开始被动前屈练习和主动活动,逐渐增加角度,直至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

  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和功能性锻炼期间,应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肩支具,通过物理施压与固定,矫正肩关节损伤后的生物力学结构,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肩部承重,增加肩部的制动和保暖效果,促使患部处于相对安全的静养状态,避免用力过猛或受到外伤刺激,可缓解炎症性肿痛,提高肩部伤后固定防护和康复护理效果。

(4)、肩关节盂唇损伤

  肩关节即盂肱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盂唇是肩胛骨关节盂边缘具有加深关节盂作用的软骨盘,也是肩部部分韧带的附着点,可将浅小的关节窝深度增加50%,极大限度地容纳呈圆球状的肱骨头,有助于维持肩肱关节在正常的超大活动范围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限制肱骨头的过度运动。盂唇和关节盂的结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因肩关节极不稳定,且活动频繁,所以关节盂唇便成为肩关节内损伤的主要部位之一。

2-4

  肩关节盂唇损伤主要因肩关节急性损伤或肩关节的反复磨损所致,如人体倒地时肩部着地,或上肩遭受外力打击、冲击等直接暴力,棒球、网球等手臂常处于过顶姿势而致使大结节和肩袖对后部盂唇反复撞击所形成的内部撞击(软组织的挤压),瞬间牵拉以及诸如举重、投掷等运动的反复肩外展或上举所产生的劳损等。

  肩关节盂唇损伤的常见部位主要集中在前下盂唇损伤、上唇自前向后的撕脱损伤和后下方盂唇损伤。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附着处的撕脱性损伤又称为Bankart损伤,因肩关节前脱位所致,是造成习惯性前方不稳定和脱臼的基本损伤。Bankart损伤可分为纤维性Bankart损伤和骨性Bankart损伤,通常伴有关节囊异常,约30%以上的患者具有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延长及松弛等症状。纤维性Bankart损伤表现为关节囊破裂,盂肱韧带连同附着的关节盂唇从关节盂上发生撕脱。肩关节前脱位时,以下盂肱韧带-盂唇复合体损伤最为常见,约占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的80%以上。骨性Bankart损伤表现为下盂肱韧带盂唇复合体损伤的同时,伴有关节盂前下方的撕脱性骨折,因关节盂前下方的骨质缺损,可导致梨形肩盂变为“倒梨形”结构,为肩关节不稳的主要因素。

  肩关节盂唇损伤常伴肩关节脱位,为合并伤。其症状和体症与其他的肩关节损伤非常相似,无特异性,应认真予以鉴别。传统的X线、超声波、CT、MRI等检查很难诊断盂唇损伤,核磁(MRI)加关节造影检查可使其诊断率有所提高。盂唇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在做超过头部的上举活动时有疼痛感,活动受限,关节交锁;关节不稳定;活动时存在爆裂音或磨擦音,可继发肩袖损伤;夜间疼痛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等。

  盂唇损伤在肩关节损伤中并不常见,其应急处置方法多以冷敷、护具固定、服用消炎镇痛药、推拿按摩、局部封闭等保守方法为主。为配合常规性治疗,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应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肩支具,以物理制动和固定方式矫正盂唇损伤后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肩部承重,缓解炎症性疼痛,避免用力过猛或受外伤刺激,确保损伤部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并视康复情况逐步加强肩关节功能性康复训练。若仍不见效,则可考虑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

(5)、肩关节脱位

  狭义上的肩关节即盂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使关节窝得以加深。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使肩关节成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肩胛骨关节盂浅小、肱骨头粗大、关节囊松弛等结构上的特点虽然可保证肩关节的灵活性,但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均无法与其他关节相比,因此,肩关节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极易发生脱位的关节。

2-5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分离的程度和方向可分为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后脱位,其中以肩关节前脱位居多。肩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以及连接二者的喙肩韧带,可以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其牢固性,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此处属于肩关节的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在外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的薄弱区,窜移至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形成所谓的“方肩”。

  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较多。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伤肩肿胀、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关节盂空虚,肩三角肌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呈方肩畸形,在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可触及移位的肱骨头;患侧手靠胸时,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

  肩关节脱位应与肩周炎进行鉴别。肩周炎与肩关节脱位均有肩部的剧烈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但肩周炎为慢性肩部软组织的退行性炎症,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中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肩关节脱位则多有急性损伤史,如过力或突发暴力的牵拉及冲撞,跌倒时手掌和肘部着地,瞬间暴力沿肱骨向上冲击致使肱骨头脱离关节盂。

  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将对关节盂唇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因此,肩关节脱位后应尽快进行手法复位,选择适当麻醉促使肌肉松弛,以便复位在无痛状态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较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应轻柔准确,以免骨折或对关节盂唇和周围神经造成损伤。视肩关节脱位的方向,将患肢保持在其相应的位置,再使用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肩臂吊带或三角巾等对其加以制动、固定,减轻肩部承重,以防止再脱位。

  根据肩关节脱位的具体情况,配合冷敷、护具制动、理疗、按摩、药物、局部封闭等常规性疗法,可缓解炎症性肿痛,提高康复效果。若为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而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致使手法不能整复等重症患者,可行手术复位。

(6)、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浅层,整肌呈梭形,主要由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构成,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有长、短两头,故名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肱二头肌的主要功能是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跨越整个盂肱关节,解剖结构较为特殊。

2-6

  肱二头肌长头腱从关节囊内通过,经肱骨结节间沟后进入肩峰下间隙前部,止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关节囊的滑膜层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在结节间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肱骨结节间沟内处于被动滑动,当肩关节内收、内旋及后伸时,肌腱滑向上方,而外展、外旋、屈曲时,肌腱滑向下方。当上肢在外展位屈肘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容易磨损。长期的磨损或过度活动以及外伤等因素可引起腱鞘充血、水肿、增厚,导致腱鞘滑膜层急性水肿或慢性损伤性炎症,造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产生功能性障碍,临床上称之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myotenositis of long head of biceps brachii),或腱鞘炎。另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与肩关节的关节囊相通,肩关节的外伤以及任何慢性炎症均可导致肌腱腱鞘充血、水肿、增厚,出现相应的症状。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多发生于肩部运动过多的运动员或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主要症状表现为肩关节前部疼痛,可向上臂前外侧放射,且夜间加剧。肩部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急性期不能取患侧卧位,肩关节外展、后伸及旋转等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穿、脱衣服困难。肱骨结节间沟部(肱二头肌间沟)及喙突附近压痛感明显,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胛下角。慢性期常合并有肩周炎或其他疾患者,疼痛范围扩大,可见肩关节僵硬及肌萎缩。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是肩关节的常见疾病,一般情况下,通过冷敷、护具制动、理疗、局部封闭、手法按摩、针灸、牵引、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外敷消炎止痛药膏等非手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对病程长、病症重或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切断术,以达到消除肌腱摩擦、解除症状的目的。在炎症或术后康复期间,应注意休养,减少患部活动。重症或手术患者可同时使用专业设计的肩部固定带、肩臂吊带等医用护肩支具,将上肢贴胸固定于功能位,以制动方式稳定肩关节,矫正患部的生物力学结构,减轻肩部承重,增强肩部的保暖效果,避免引发其它症状,视恢复情况,积极参与功能型锻炼,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3、肩关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肩关节是极易受伤的部位,没有任何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预防意外损伤发生。为减少和降低肩关节疾病的发生,平时应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平衡,使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减轻肩关节负重。在健身或强体力劳动时,视实际情况,可同时使用博道专业设计的肩关节固定带、护肩等防护和护理用品,防寒保暖,提高切实有效的康复护理效果。

  因肩关节疾病的种类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肩袖损伤治疗时,需要患者保持肩部绝对静养休息,禁止活动,减轻肌肉的损伤程度;而肩周炎的治疗则截然相反,它需要通过活动加强肩部关节活动来加速血液循环,以改善炎症症状。总体而言,肩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或护理两大类。非手术治疗或护理方法包括冷敷、推拿按摩、理疗、局部封闭、消炎止痛药物的内服与外用、针灸、热敷、牵引以及肩部固定带、肩臂吊带、三角巾等护肩支具的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最好是几种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可收获更好的康复护理效果。

 
4、博道肩关节固定带/护肩的产品介绍:

  博道(大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体工学的科学数据,专业设计、生产的肩关节固定带(护肩)等肩部康复系列产品主要由亲肤透气的贴合本体、防滑透气内衬、辅助固定带等组成,采用3D设计、立体裁剪与加工工艺,通过多层次物理施压与固定,矫正肩关节损伤后的生物力学结构,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可抑制肩部关节肿胀,减轻肩部承重,限制肩关节外展,促使患部处于相对稳定的静养状态,提高施压固定与康复护理效果。

  博道系列护肩产品透气爽体,美观耐用,穿脱简单,具有固定力强、易动性好、重量轻等特点,可自由调整固定强度,覆盖面积小,不影响肩部关节活动和血液循环,适用于肩袖损伤、肩峰下关节撞击综合症、盂唇损伤、肩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炎、肩部创伤性关节炎、肩部退变性关节炎、颈肩肘腕综合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关节不稳等肩关节急慢性损伤或疾病的固定与防护,也适用于肩关节外伤、肩关节韧带重建、肩关节置换等术后固定与制动,是肩关节疾病患者可以信赖的康复产品。


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博道产品或有更好的建议,可通过博道公司的网站或邮箱联系我们,以便共同研讨更多关于相关产品以及疾病的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


  本文的文字、图片等均为原创,引用时请注明出处。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作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肘关节构造及其常见伤病

下一篇:踝关节的构造与常见伤病